江苏五分

欢迎进入中共昆明市委党校!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来源:社会主义论坛    发布时间:2019-03-18 16:00

      昆明市作为内陆改革开放先行城市,只有切实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40年昆明改革开放的历程

  改革开放40年,是昆明市城镇化和城市快速发展的40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全市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4857.6亿元,增长了323.84倍;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36亿元提高到1159.2亿元,增长了137.66倍;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78年的22平方公里提高到420.5平方公里,增长了191倍。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年,城市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长迅速。1980年,昆明首批个体工商户诞生。1982年,国务院公布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昆明榜上有名。1984年《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为现代昆明城市交通打下了坚实基础。1986~1990年,以机电、冶金、化工为主的重化工业迅速发展,轻工业中的烟草工业快速发展,成为昆明市的支柱产业。

  深化改革开放时期。1992年5月,国家赋予昆明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昆明的区位由对外开放的末端一跃成为前沿,成为云南对外开放城市圈的中心。同年,经国务院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3个开发(度假)区和云南杨林县乡工业开发实验区,揭开了昆明市园区建设的序幕。1993年举行了首届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昆明的发展活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1999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启了昆明城市发展的新阶段。2003年5月,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了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形成了“一湖四片、一湖四环”的城市发展格局。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将南亚国家商品展升格为中国—南亚博览会。经过多年努力,昆明城市产业聚集、人口聚集效应日益增强,到2013年城镇化率迅速提高到68%。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时期。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为云南明确了新定位,也为昆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云南滇中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昆明市提出“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描绘了昆明的美好蓝图;同年获国务院批准的《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昆明中心城区的发展方向转为“南延、北拓”。2018年7月,昆明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随着高铁“陆上丝路”、机场“空中丝路”和跨境电商“网上丝路”的开通,昆明从交通末端变为西南国际交通大枢纽,从内陆腹地变为开放高地,迈上了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新征程。

  昆明市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挑战

  虽然昆明市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从现在到2020年,是昆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也是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昆明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挑战。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任务面临新挑战。近年来,昆明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表象上是速度问题,根子则是结构问题。从整体上看,昆明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已经不在需求侧,而主要是在供给侧。当前,昆明供需关系正面临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碍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障碍。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不强,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偏小,牵引力不够大、带动力不够强;产业层次不高,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规模小,新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有待提升;投资结构不优,产业投资总量少,民间投资比重低,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压力大;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创新型人才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风险隐患不少,金融、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领域的风险隐患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维护社会稳定任务繁重。

  云南滇中新区作为改革高地面临新挑战。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应起到重要的风向标作用。云南滇中新区成立3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呈加速增长态势,但作为政策高地和改革高地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与西部的重庆两江新区、甘肃兰州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四川天府新区相比,体量规模不够大,增长速度不够快,产业培育还不够强。反观贵安新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区,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聚集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对当地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产业升级都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城市营商环境面临新挑战。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重要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据《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最新发布,在全国35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中,昆明的营商环境指数从2017年的22名升至13名。这说明,昆明市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但也还有上升空间。

  区域合作机制面临新挑战。当前,昆明市还存在区域合作机制不完善和互补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与省外经贸合作与协调精密度不够,特别是与国外经贸合作规模小、重经贸合作轻人文交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

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昆明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昆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要高度重视经济转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推动昆明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坚持改革强市工作导向,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继续统筹推进国资国企、行政审批、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社会民生等领域改革,重点推进国企分类监管、政务服务“一网四中心”、商事制度“多证合一”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重中之重,聚焦产业发展,以“做大产业、做强工业、做精招商、做实项目”为主攻方向。二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服务。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经济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主攻制度创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科学谋划,周密部署,在简政放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人力资源、减税降费、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务求取得明显成效。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县(市、区)延伸。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打造国际一流、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全面推行“3550”改革,大幅提升审批效率,不断引进行业龙头企业,让更多优质的企业和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一是着力培育新动能,全力加快昆明产业转型升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云南绿色发展“三张牌”和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工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以“3+4”千亿级和五百亿级大产业为主体,积极培育扶持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制造装备、清洁载能产业、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电子信息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以多元化金融产业聚集区为目标,形成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现代金融体系;以共建现代专业化园区为抓手,形成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体系。积极构建“人才+项目+技术+资本”的海归创业服务模式,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努力实现人才回归、项目落地、合作共赢的目标,不断拓展区域和次区域合作交流的新空间。二是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的新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以滇中新区为新的增长极,汇聚全球资源要素,打造“市区融合”发展联合体,释放城市发展活力。加快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昆明综合保税区保税模式通关监管中心建设,大力培育引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物流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办好南博会、农博会、旅交会、上合昆明马拉松赛等活动和会展,打造一批对外合作交流平台。鼓励优势企业、富余产能行业到南亚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采取新设、并购等方式融入全球供应链;支持重点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开展重大项目国际合作和工程承包,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一是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设,申报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围绕打造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企业组建创新联盟,提升科技大市场的综合服务效能。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围绕重要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加大对企业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不断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坚持把调结构促转型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攻方向。突破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这两块“短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新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力求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使昆明经济社会发展更有质量、更具活力、更可持续。

  (责任编辑 肖素梅 从永刚)

  作者 吴 玲 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原载2019年《社会主义论坛》第1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地址:昆明市呈贡区万峰街1606号    邮编:650215

E-Mail:kmparty@public.km.yn.cn

滇ICP备0700070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76号

Copyright © 2017 中共昆明市委党校 昆明市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